你好,欢迎访问新世纪检验认证官网!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English 400-016-9000
 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关于推进大同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5-13|

为贯彻全国推进质量兴农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及省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122号)精神,紧紧围绕实施“农业质量年”主题,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扩大标准化生产和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和质量兴农工作,全面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现就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进一步加快建设农业标准化步伐,对于调优产业结构,调绿生产方式,调新产业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我市特色农业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牢固树立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理念,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三园一场”建设、“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创新体制机制,严格农产品标准监管,增强农产品出口能力,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基本原则

坚持推行按标生产,加强产地环境治理和生产源头管控,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和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发挥地方政府主推、行业主管部门主抓、生产经营单位主体作用,建立具有大同特色的农业标准化推进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科技引领,补齐短板。针对农业产业产品、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体系短板,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制定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高质量、实现高效益,促进我市农产品迈向中高端,为市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

——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创新标准化实施推广体系。构建一批可示范、可复制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农业标准化各项举措落地。

——创新驱动,科学管理。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新模式,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不断创新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监管手段的信息化,构建农业标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3、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实现“三个明显提升”。一是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建立起一套具有大同特色、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菜篮子”主产县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40%以上;二是农产品追溯技术手段明显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基本建立,特别是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要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能有效地工作。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追溯整体示范,“三园一场”的主要农产品及“三品一标”农产品率先实现可追溯,生产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系统性、区域性的问题隐患得到有效解决,违法违规行为明显遏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重点工作

1、健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突出有机旱作和功能农业,围绕畜牧、蔬菜、杂粮、中药材、杏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以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为重点,突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生产过程控制、收储运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快标准研制力度,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标可依。以需求引领标准制定、以科技支撑标准提升、以管理促进标准规范,提升全市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强标准集成转化,制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操作规程,让农民易学、易懂、易操作。鼓励和督促“三园一场”等规模生产主体制定质量安全内控制度,实施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构建科学、先进、适用的地方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

2、加快推进“三园一场”建设

各县(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力抓蔬菜、水果、中药材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的“三园一场”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农民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行标准化生产。

要以“三园一场”为引领,全面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菜篮子”大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园)整建制按标生产,开展标准化示范乡(镇)、示范县等整建制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

——蔬菜标准园建设。坚定推进质量兴菜、绿色强农、品牌强农,不断提高蔬菜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项目带动,大力开展“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巩固全市已有的9个部级蔬菜标准园,44个省级蔬菜标准园,再新创建20个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园。到“十三五”末,全市蔬菜标准园达到73个,其中省级标准园达到64个。加强设施蔬菜生产“三新技术”集成推广力度,选育一批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蔬菜新品种并制定相关标准化生产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冷库贮藏和保鲜技术,运用性诱剂、防虫网、粘虫板、有机肥等生态物化栽培技术装备,着力实行蔬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落实“五化六统一”,进一步提高蔬菜园区标准和档次,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档次。深入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土壤投入品特别是施肥标准化。

——水果标准园建设。紧紧围绕有机旱作、防冻减灾、提质增效的目标要求,着力推广以果园生物覆盖、授粉坐果、水肥一体化、病虫无害化综合防控、防霜综合技术、铺反光膜以及杏、李高光效树型改造和葡萄果实套袋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集成技术,严格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等档案管理,推动果园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标准化果园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

——中药材标准园建设。以恒山黄芪为引领,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加快推进中药材现代化、标准化进程,创建以恒山黄芪为主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万亩,并积极开展GAP备案和“三品一标”认证,大力提升中药材质量和基地建设水平。

——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加快标准制定推广,持续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场创建,着力推行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小区(场)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65%以上,排泄物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1)推进畜禽良种化建设

大力推广畜禽人工授精技术以及其它畜禽繁育新技术,加强种畜禽生产企业标准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提升种畜禽企业供种能力。到“十三五”末,全市畜禽良种繁育工程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畜禽良种化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完善。种畜禽生产企业实现系谱档案标准化、科学化、电子化管理;制种方案标准化、科学化,有严格的分阶段选育目标和出场标准。猪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羊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达到70%以上,奶牛、肉牛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达到100%。

(2)推进兽医标准体系建设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组织制定适合本地的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等地方标准。协调推动相关标准立项和发布实施工作。组织对国家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的实施和指导。

(3)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化监管

强化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制度,推进动物养殖规模化;推进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出栏动物猪牛羊佩戴动物标识,实现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强化动物养殖档案管理,规范记录内容;推动动物养殖标准化建设;推动动物卫生监督智能化,以山西省“智慧动监”平台建设为依托,实现动物卫生监督智能化,信息化;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监管,严格按照四不准一处理规定(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实施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处置病死动物的不法行为。强化养殖过程中兽药使用的监管,督促养殖场(厂)建立兽药使用记录,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制度,严厉打击使用禁用兽药及不按规定使用兽用抗菌药等违法违规行为。

(4)推进动物防疫制度化建设

实施国家、省级强制免疫,应免免疫密度达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开展抗体监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猪瘟、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达70%以上;防疫设施齐全,制度健全,操作规范,档案完善。

3、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

狠抓“三品一标”发展,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支持规模化的无公害基地创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和规模生产基地全部纳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大区域优势产品和特色深加工产品认证,推动绿色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加工(养殖)联动发展,推动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建立。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和高端消费需要,积极推进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率先走出去。稳步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要突出地域特色和品质特性,推进国家地理标志申请登记,将传统的地理、资源和人文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十三五”末,全市“三品一标”产地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30%左右,“三品”产品达到300个左右,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2个左右,带动地域农产品区域品牌创立,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比重明显提升。

4、推进杂粮产业标准化建设

到“十三五”末,努力把我市建成晋北地区优质杂粮主产区、乌大张区域合作集散地、京津冀优质杂粮供给地。建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带动,规模较大、科技支撑、市场稳定、资源集约、结构合理的优质生产基地,形成具有大同特色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杂粮生产布局。力争优势区域综合增产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90%以上,单产提高20%左右,优质率达到80%以上。

(1)加强科技推广,提升种植水平

根据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繁育,加大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加强新技术引进和研究工作,通过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提高杂粮单产水平的技术措施。

(2)创建区域特色优质品牌

积极推进示范基地创建,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杂粮农产品的功能转化,加快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全产业链开发。按照“五统一”、“三推”、“三控”应用技术制定标准化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实现杂粮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全力推进我市杂粮产业提档升级。

5、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建设

继续打造天镇小杂粮,大同县黄花两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以及广灵小杂粮,左云小杂粮两个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培育推动各龙头企业发展,按照惠农资金扶持力度,严格落实资金使用及各出口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加大国际间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式、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吸收国内外专业人才,提高特色食品农产品品质质量,拓宽食品农产品出口渠道,推动我市优质食品农产品走出去。

6、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认真贯彻全国“双安双创”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把质量安全县打造成“标准化生产、全程监管、监管体系建设和社会共治”的样板区。真正做到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规范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率先建成县级监管追溯信息平台,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建立、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主要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和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建立。加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建设,到“十三五”末,全市一半以上的农业县(区)都要成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力争创建3个以上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

7、强化农业质量全程化监管

积极探索标准化监管新模式,推进全程执法监管。一是加强产地环境治理。强化废旧农膜、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推行产地分级管理。二是严格投入品监管。深入开展化肥、化学农药零增长行动和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严格投入品登记许可制度,依法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三是强化生产督导巡查。开展日常巡查检查,督促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合理用药、科学施肥,落实禁限用规定和休药间隔期、生产记录等制度,四是推进农产品追溯管理,在全市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推行主体备案和“二维码”扫码交易制度。五是推动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建立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发挥乡镇监管服务机构和村级协管员作用,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监管工作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六是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农业、畜牧部门要把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事来抓,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切实履行好规划指导、政策落实、跟踪服务等职责,积极探索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农业标准化新模式。研究制订出台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编制好农业标准化建设中长期规划,提出具体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

2、加大扶持力度。各县(区)农业、畜牧部门要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金融等部门支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出台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三园一场”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等奖补政策,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的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金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将农业标准化作为各类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建设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搞好农业标准化与重大农业工程项目的结合。

3、强化队伍建设。加快市、县、乡及延伸到基地村组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队伍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标准化管理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技术培训和机构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市县两级检验检测机构考核和资质认定。

4、广泛发动宣传。强化农业标准化宣传,增强农民标准化生产意识,推动标准入户。组织开展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街道社区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在标准实施中的作用,把现代农业标准作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控制质量的依据和手段,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5、加强法制保障。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农资使用管理,规范农业生产过程,加强投入品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6、强化考核奖惩。各县(区)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围,针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开展量化考核,层层推动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定期组织考核评价。对工作表现突出、成效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

新世纪检验认证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400-016-9000
邮箱:post@bcc.com.cn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5号D座5层

联系我们

想咨询更多认证服务,请您填写下面表格,我们将在工作时间内回电!
填写并发送此表单即表示您已阅读我们的免责声明Cookie政策和隐私声明
0.155547s